OE欧亿官方网站新闻

上级栏目

OE欧亿官方网站脑疾病磁共振成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焦青团队在《Cerebral Cortex》发表论文
日期:2023-02-24   来源:OE欧亿官方网站   浏览量:

OE欧亿官方网站(山东省医学科学院)OE欧亿官方网站脑疾病磁共振成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焦青团队,近日以“Cortical thickness alter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astrocytes and excitatory neuron-specific transcriptome signatures in pediatric bipolar disorder”(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皮质厚度改变与星形胶质细胞、兴奋性神经元及特异性转录表达特征有关)为题,在国际神经领域高水平期刊Cerebral Cortex(IF=4.861)上发表论文。

双相障碍(BD)是一种反复的抑郁、躁狂、轻躁狂交替发作的神经精神疾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发病早,存在认知障碍,尤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BD大概有70%的遗传风险,GWAS已确定64个BD风险基因位点。BD患者存在显著的皮层形态异常,而基因转录表达的空间变异可能是皮质形态特征变异的基础,青少年BD患者(PBD)的皮质形态异常可能在部分程度上反映了大脑早期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影响PBD皮层形态变化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

本研究对58例PBD患者的MRI结构像数据与Allen转录图谱集进行综合分析,应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析MRI数据与皮层基因表达、富集和特异性细胞类型之间的联系,探讨PBD与正常青少年皮层厚度差异的遗传相关性。研究发现PBD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皮层厚度改变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富集和特异性细胞类型分析表明,与皮层变薄有关的转录特征在细胞和突触信号传导、离子通道、星形胶质细胞和兴奋性神经元中显著富集。在青春期,这些基因的神经发育表达模式在小脑、皮层和皮层下区域的表达也显著增加。总之,神经发育的转录变化有助于解释PBD皮层厚度改变,本研究将MRI宏观改变与分子水平联系到一起,为理解PBD皮层结构异常相关的生物学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2020级研究生张晓彤为本文第一作者,论文通讯作者为OE欧亿官方网站焦青教授。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OE欧亿官方网站(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OE欧亿官方网站学术提升计划及山东省泰山学者项目支持。

通讯员:焦青 张晓彤


版权所有:OE欧亿·(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鲁ICP备19027497号
鲁公网安备 37099202000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