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OE欧亿官方网站广大师生的学术科研氛围,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OE欧亿官方网站于2023年1月3 日下午三点邀请陈芸博士在线开展了以“高性能纳米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孙英伦副教授主持。

陈芸博士首先展示了研究背景:(1)锂离子电池在比能量密度和比功率密度方面超过了铅酸、镍镉和镍氢电池(2)目前锂离子电池因其在新能源消费市场中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研究目的:探索低成本、高容量、稳定的电池负极材料。

随后,陈芸博士介绍了自己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低成本、高容量生物质衍生生理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双金属硫化物SnS2/FeS2/rGO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螃蟹壳衍生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当生物质衍生SiOx/C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0.1Ag-1,经过100圈的循环容量为773mAhg-1;当双金属硫化物SnS2/FeS2/rGO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流密度为0.1Ag-1,经过100圈的循环容量为763.4mAhg-1;当生物质衍生SnS2/FeS2/C复合物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0.1Ag-1,经过50圈的循环容量为535.4,479Ahg-1;结合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研究的材料在锂钠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报告最后,陈芸博士与学院师生展开了积极的学术交流,就高性能纳米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进行了讨论,也对电极材料中SiOx/C的提取等问题给出了解答。

陈芸,副教授。博士毕业于日本九州工业大学 生命科学与系统工程专业,2022年作为“后备A人才”加入OE欧亿官方网站。以第一作者(共同作者第一位)在国际知名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Sustainable Energy & Fuels等发表SCI论文5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基于可穿戴微纳器件的人体健康监测研究(2)新型脑机接口技术。
通讯员:赵鹏 胡立志